近日,IM电竞
本科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顶级期刊《Renewable Energy》(影响因子IF=9.1,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Layout optimization of mountain PV involving hydro-PV hybrid system and site selection》。IM电竞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祁东为第一作者,水利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康佳、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3级本科生刘金石分别为第二、第三作者,谢果副教授与王文全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团队聚焦山地光伏电站与水光互补系统的协同规划难题,为复杂地形下光伏布局的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针对水光互补工程,研发了一套整合电站选址、组件布置与性能分析的优化选址模型,为山地光伏电站建设提供了创新性解决路径。该框架通过四个阶段落地实施:研究区域选择、光伏选址适宜性评估、组件布局区域优化以及综合性能分析。论文以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项目为背景,运用GIS-AHP技术,对两河口水电站周边区域开展光伏选址适宜性评估,形成光伏建设适宜性评分;再基于高分值分布初步筛选出候选场址,构建了融合栅格适宜性评分与栅格图像处理的优化方案,用于光伏组件的布局规划,进而通过不同阈值条件的评估确定最优阈值;最终完成了单位面积年发电量、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与投资回收期(PBP)的核算,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论文成果可以有效提升水光互补系统中山地光伏电站的建设效率、显著降低建设成本,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与实践借鉴。

山地光伏电站建设模型示意图
本研究工作得到了“智能电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ZD0801800)资助,并依托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相关研究。论文链接://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0148125016829